在泪与笑中,观看了《火星救援》。所以这是一部煽情的并且轻松愉快的故事片,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体验,毕竟我们走进影院只是想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天天压抑着烧脑,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
这是一部故事简单的科幻电影,相比《星际穿越》,它没有那么烧脑,相比《地心引力》,它没有让人更多的去思考该死的孤独。相比《拯救大兵瑞恩》它没有那么悲壮的情感。此片故事情节相当简单:被队友误认为已经死亡的植物学家“沃特尼”遗留在了火星,然后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多的是乐观与信念,坚持了500多个太阳日,被队友重新救回地球的小故事。
流泪,多半是因感情的触动。此片中关于男女之爱,家庭亲情的描述少之又少。但是在如今的生活中,同事之情,群体对个体的关照,国家对民众的尊重。这样的感情,则更容易引起个体的共鸣。
一次火星的风暴中,队友们于最后一刻确认了“沃特尼”的“死亡”才放弃了对“沃特尼”的救援,当得知“沃特尼”还有生命迹象时,又冒着推迟533天回到地球及“死亡”的风险折回火星营救“沃特尼”,这是队友之情。NASA的同事们发现了火星日志的变化后对“沃特尼”还有生命迹象调查的执着,并想法设法逼迫高层全力拯救“沃特尼”,这是人道主义。NASA高层对于判断失误及时向公众做了真相的公布,高层即使发现了下属搞的小“阴谋”,最后也同意了“激进”的营救方案,这是民主的体现。如此这般美好的情感已经是人间难得。只是最后,拯救的成功是全球的通力协作,并浓墨描写了中国的贡献,演员生硬的表演让人觉得影片情感的表达有些用力过猛。想到最近几日里新闻频繁报道的俄罗斯军机被击毁的新闻以及各种阴谋论的猜测,更是觉得总得信仰些美好的不切实际的情感才能踏实的活着。
观影中的笑,则基本由“沃特尼”一人承包了。这简直就是为“极客”男洗白的角色处理。这么一位“逗逼”植物学家,最终成为了火星上的黄胡子船长。于一种绝望,孤独中保持了革命主义乐观精神,最重要的是他没有放弃自己,而是想着“用科学战胜困难”。虽然也有令人紧张及呼吸困难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活着,自己包扎伤口的时候,种植的土豆被一夜之间毁掉的时候,最后的营救,飞行器升空的时刻。但是大部分时间,他是乐观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幽默的,聪明并努力求生的人。我认为在如此美丽但恶劣的火星上保持这样一种情感是不可能的,在地球上一个相对安全的情景里保持这样一种情感也是很难的。可是,这就是电影要像人们传递的,这是电影的魅力。他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活着就是好。
导演把火星拍的很美,太空也无限真实,好莱坞的太空科幻片就像中国的武侠电影一样,在技术上已经无可挑剔,只是好莱坞还在讲着人们喜欢听,听着舒服的故事,大部分的中国导演却丢掉了故事,转向一种导演内心的自我陶醉,却又奢望成为人人喜欢的商业大片,真是让观众难以理解。
这部电影中没有反派,所有人物之间一团和谐及信任,最大的反派就是“火星及太空”,电影中没有出现死亡,充满着一种盲目的乐观主义,以及Happyending的大结局,电影中没有啪啪啪的镜头,仅有的一个Kiss镜头也是隔着“宇航帽”蜻蜓点水,最重要的是,在电影中NASA不再是那么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组织,化学及物理知识通过直观实验做了简单明了的科普,轻松愉快并且探索了神秘的太空与火星,这真是适合一家老小集体观看的好电影。也许会影响一个青少年的未来,也是有可能的。
版权所有:江之源网络工作室 鲁ICP备11017069号-1鲁公网安备 37100302000024号
服务电话:13406491800 技术电话:13706310437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区火炬路169号 北洋电子信息孵化器305室
联系QQ:2571949823 邮箱:office@web-info.cn 网址:www.web-info.cn www.jiangweb.cn